耶稣受洗,并不是承认自己有罪。乃是将自己与罪人视同一体,取我们所应取的步骤,做我们所该做的事。祂受洗之后所过受苦、恒切忍耐的生活,是留给我们的榜样。 <望11.6>
耶稣从水里上来,就跪在岸上祈祷。一个崭新而重要的时代在面前展开了,祂现在已经登上更广大的舞台,开始祂平生的斗争。祂虽是和平之君,但祂的降临却如刀出鞘。祂来所要设立的国,与犹太人所希望的恰好相反。祂本是以色列一切礼节和制度的基础,却要被人视为这体制的敌人和破坏者。在西奈山宣布律法的是祂,现在却要被定为犯法的。祂来是要摧毁撒但的权势,却要被斥为别西卜(撒但的别名)。地上没有一人了解祂,在祂传道服务的生涯中仍得孤独行走。祂的一生,母亲和弟兄都不明了祂的使命;连门徒也不了解祂。祂虽住在永恒的光中与上帝原为一,但地上的生活必须在孤寂中度过。 <望11.7>
既与我们同为一体,基督必须背负我们罪过与祸患的重担。无罪的主必须受罪的羞辱;喜爱和平的主必须与争斗相处;真理要同虚伪为伍;纯洁须与邪恶共居。罪恶、是非及其所导致的污秽情欲,都使基督的心灵受到剧烈的痛苦。 <望11.8>
——摘自《历代愿望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