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章根据:路4:16-30)
基督在加利利传道虽较为顺利,但总有一层阴影笼罩着:拿撒勒人拒绝了祂,说“这不是木匠的儿子吗?”(太13:55) <望24.1>
在童年和青年时期,耶稣曾和弟兄们在拿撒勒的会堂里做礼拜。祂开始传道后,就离开了他们,但他们未尝不知道祂所经历的事。这次耶稣重回故乡,就引起他们极大的关注和希望。拿撒勒人的面孔是耶稣从小就熟悉的。祂的母亲、弟兄、姐妹也都在那里。耶稣在安息日进了会堂,坐在敬拜者中间,众人的眼目都望着祂。 <望24.2>
照安息日礼拜的惯例,会堂的长老要宣读先知书,勉励众人仍要盼望弥赛亚来解除一切压迫,建立荣耀之国。长老又列举种种证据来使听众相信,弥赛亚降临的日子已近。又对弥赛亚来时的荣耀形容一番,特别着重弥赛亚要率领大军来拯救以色列民的想法。 <望24.3>
会堂中若有一位拉比在座,就应由他讲道。而宣读先知书的事,则可由任何一位以色列人担任。在这个安息日,耶稣应邀参加礼拜的仪式,“站起来要念《圣经》。有人把先知以赛亚的书交给祂”(路4:16-17)。祂所读的经文被公认为预指弥赛亚的一段话:
“主的灵在我身上,
因为祂用膏膏我,
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;
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,
报告被掳的得释放,
瞎眼的得看见,
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,
报告上帝悦纳人的禧年。” <望24.12>
耶稣“于是把书卷起来,交还执事……会堂里的人都定睛看祂。……众人都称赞祂,并稀奇祂口中所出的恩言。”(路4:20-22) <望24.13>
——摘自《历代愿望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