希律,希罗底,彼拉多和直接参与钉死耶稣的人——在这波动的人山人海之前,出现最后的几幕景象,──那位忍耐的“受难者”踏上髑髅地的刑场;天庭之君竟被挂在十字架之上;骄傲的祭司和讥诮的暴徒在那里嘲笑祂临终的痛苦。那超乎自然的黑暗、那震动的地面、崩裂的岩石、敞开的坟墓,都是世界救赎主牺牲性命之时的显著事件。
这残怖的情景要原原本本地出现。撒但,他的使者和他的百姓不能不看这暴露他们罪行的描绘。其中的每一分子都要回想自己所充当的角色。那曾经屠杀伯利恒无辜婴孩,妄想藉此除灭以色列之君的希律;和卑鄙下贱,心术邪恶,染了施洗约翰之血的希罗底;还有那懦弱无能,随波逐流的彼拉多;和那些讥诮戏弄救主的兵丁、祭司、官长,以及疯狂乱喊“祂的血归到我们,和我们的子孙身上”的群众,──这些人都看出自己罪恶的严重性。他们妄想藏身躲避救主那比日头远为辉煌的神圣威严。同时,得救的群众却要摘下自己的冠冕,置于救主的脚前,喊叫说,“祂为我而死!”
那些嘲笑祂自称为上帝儿子的人,这时都哑口无言了。那里有傲慢的希律,他曾讥诮耶稣的尊名,并吩咐轻慢的兵丁将冠冕戴在祂头上。那里也有那些曾用亵渎的手把紫袍穿在祂身上,把荆棘冠冕戴在祂圣洁的额上,把假的王圭放在祂毫无抵抗的手中,并跪在祂面前用亵慢的话讽刺祂的人。那些曾经击打祂,吐唾沫在生命之君脸上的人,此时要设法逃避祂那锐利的目光,并逃避祂面前压倒一切的荣耀。那些曾用钉钉祂的手和脚的人,和那刺祂肋旁的兵丁,都要看见这些痕迹,而倍感惊惶与悔恨。
祭司与官长们都能极清楚地回忆当年髑髅地的情形。他们要战栗恐惧地想起自己曾如何以狰狞的笑脸,摇头说,“祂救了别人,不能救自己,祂是以色列的王,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,我们就信祂。祂倚靠上帝,上帝若喜悦祂,现在可以救祂”(太27:42,43)。
他们很清楚地回忆救主的比喻,论到园户怎样拒绝将果子交给主人,而还要打伤他的仆人,杀死他的儿子。他们也记起自己所作的判决,说那葡萄园的主人“要下毒手除灭那些恶人。”在这不忠心之园户的罪恶和刑罚上,祭司和长老们要看出自己的作风和应受的报应。此时他们要发出一阵非常痛苦的呼号。这惨怖绝望的哀声,要比那从前在耶路撒冷街上所喊叫“钉他在十字架上!钉他在十字架上”的声音更大,说:“祂是上帝的儿子!祂是真弥赛亚!”他们急欲逃避这万王之王的面。他们妄想逃到地的深处,就是那因自然的变动而裂开的地面,在那里藏身。
——摘自《天国》